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新闻资讯 - 佛芸古茶十周年 |愿把好茶向人间

佛芸古茶十周年 |愿把好茶向人间

佛芸古茶 佛芸古茶 2024-10-08 22:52:55


   主理人语:

  “做每个人都喝得起的好茶


 Order------序

“愿把好茶向人间“

—— 王芸


在“佛芸古茶”空间主理人王芸的日记里有这样的一段话:“同样的这根独木桥,年年会走几遍,年年牵手不一样的人过桥……”。





寻茶路上这根横在原始森林山水间的独木桥,其实就是一根圆形的树干,称不上是桥,走在上面的人需手牵着手,好有个相互照应与平衡,才好不至于一个不小心落入溪涧,如此,原始森林寻好茶、做好茶的艰辛可见一斑,因为危险与辛苦,所以年年跟其来的人都不再重复,只有她,一人真诚且欢喜地坚持了十年。







十年对一位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本可以养尊处优的女性来讲意味着什么?这期间她放下与舍弃的又是什么?是什么信仰与力量使得她可以坚持?



她说:“或许是前世的因缘,我从小就爱茶,第一次来山间寻茶,是为了自己能放心地喝上一泡好茶;而十年后,还年年、次次来山间寻茶,却是为了让别人能放心地喝上一泡好茶。




大概,“愿把好茶向人间“是王芸对云南普洱茶的愿力,也是她十年来始终坚持在山间寻好茶,做好茶、分享好茶的信仰与力量。


贰-----孔明山,许下的心愿


“让好茶融入更多人的生活“

—— 王芸


2023年的春天,王芸再一次来到位于“古六”大茶山间的象明乡,因其山上有被云南人视为“茶祖”的诸葛孔明塑像,所以此山又被当地人称孔明山。



十年间,西双版纳的各大茶山来了无数次,孔明山也上了许多回,但这一次对王芸而言最为不同,她朝圣孔明祖,且在祭拜中许下心愿:愿把好茶向人间。




许愿的当下,佛光普照,山、树、天地与自然,以及她与孔明祖的相应,所有的一切在光中显得尤为殊胜。那一刻,王芸觉得她与孔明祖的初心是那么的一致,她知道身为一位茶人,守好初心是多么的重要。传说三国时诸葛亮路过勐海南糯山,也就是现在的孔明山,他部下的士兵因水土不服而生眼病,于是,他便以手杖插于象明乡的山上,神奇的是,手杖逐渐变成了树,还长出了叶子,士兵们摘下树上的叶子煮在水里,喝下,病居然痊愈了。当然,有关孔明山以及云南人为何称孔明为“茶祖”的传说众说不一,但王芸却更喜欢也更相信这一版本。因为,她觉得这是“武侯遗种”最美好的初心:救病治人,生生不息。茶,从最开始就跟生命有关,跟普通人有关,跟日常的生活有关。



云南西双版纳的普洱茶从唐朝开始,便开始行销远至西蕃,到了清朝发展为倍受宫廷宠爱的贡茶,达至鼎盛。这是普洱茶的辉煌,也该是云南茶人的骄傲。所以,向世人奉献一份好茶,应该是云南的茶农、茶商与茶人共同的责任与使命。



什么是好茶?除了那份来自深山老林原始高能生态里生长出来的叶子,至真至善的古法工艺制作与滋味,还应该是正心诚意流通到百姓生活中、世人喝得起喝得开心的茶,才叫好茶。

从2003年开始寻茶、喝茶,2013年开始做茶、销茶,20年过去了,王芸更加明确身为一名茶人自己内心对普洱茶的态度,她觉得普洱茶应该是世人生活当中的日常茶,不该拿来炒作。



近十年来,随着普洱茶国内外的热销以及收藏的炒作,一饼“红印”已经到了天价,普通人根本喝不起;而伴着新品牌曼松贡茶的大热,也开始有人为了暴利滥竽充数扰乱市场,收藏一饼好茶对没有鉴赏力的新人也显得有些难度……王芸自己也走过了许多弯路,当年拿了很多钱来收冰岛、老班章等“名山茶”,也曾不辞劳苦地奔波在昔归、薄荷糖、刮风寨等六大新茶山,然而越是深入,越是热爱,她越发觉得,好茶,应该回归。最初的生态、最初的古法工艺、最初的老滋味,就连最初日常生活中喝茶的状态都成为了王芸成长了十年后重新追求的方向,她深刻地了解到自己十年来的坚持,不断地寻好茶、做好茶、分享好茶的意义是为了让好茶融入更多人的生活,而不是炒到天价后只为了赚取其中的利益。





了解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追求后,王芸突然想到了2014年,她遇见的那一只让她很是感动与开心的茶,她觉得她应该来好好推广与分享给大家




叁-----A Confident Tea/一支有底气的茶


一支有底气的茶,如修行一般,这股来源自然、来自天界的浩然正气,可以使得人心安神明,无惧亦无忧。

—— 王芸


世人都觉得陆羽是唐朝的茶事大师,《茶经》是这世上最具价值的茶书;而王芸更喜欢同时代另一位品茗大师卢仝,喜欢他在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里,描述他喝过七碗茶时,对“茶气”所有的感受。“一碗喉吻润 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章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这是王芸对好茶至高的向往,也是她爱茶的至高追求。



▵   来自-网络《七碗茶诗》图片  


一直以来,她都期待可以遇到一支能让她体悟到卢公笔下如此浩瀚无垠又浑然天成的底气十足的茶。为此,她寻找了十一年,直到2014年,她在昆明一位老前辈的家里,三五好友相聚,大家都是爱茶人,老先生拿出一提已经收藏了十年的权记号“古六6+1”,刚好七饼,有意思的是,先生依次泡了七泡,宛若时光回流,直至卢公的七碗茶,每一饼每一泡每一觉,竟恰如诗中的描述,喝到最后,王芸的身体被这七碗茶汤十足的茶气彻底打通,随后进而,她的心,也被打开,那一刻,她真切的体悟到了何谓“开心”,那一刻,在这碗有底气的茶汤面前,她觉得身为一名茶人在山间寻茶所吃过的苦,都是甜的,所有的付出与坚持都是值得的。



许多年后,她看到《汉声》杂志总编辑吴美云老师在她的书籍《开心》中写道:“简单地说,修行就是学习提升自身的能量,提升自身的智慧,而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把心胸打开,用爱心,无情绪的心,接纳世界的喜怒悲恐宁”。那一刻,她再一次想起了2014年在前辈家里初喝“古六6+1”的感觉,喝到身体通了,喝到心开了,原来,喝一支有底气的茶,如修行一般,这股来源自然、来自天界的浩然正气,可以使得人心安神明,无惧亦无忧。这该是好茶的魅力。有了气,也就有了精神。



在王芸心里,茶气,对品茗普洱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是普洱茶最大的特色之一。遇见了这支底气十足的好茶后,她开始对制作这支好茶的权记号产生了兴趣。


肆-----Pure Tea Man/纯净的制茶人


“‘古六6+1’这样的好茶,让普通人日常喝得起、喜欢收藏的茶人又值得藏的好茶,她愿以诚意分享给大家。“

—— 王芸


第一次见到权存安老先生,权记号第十二代传承人,王芸便被老人家的真诚、质朴与纯净的心灵所折服,她知道,从茶到人,所有的遇见都是佛祖最好的安排与加持。身为茶人,她是幸运的,入行第二年,便遇见了“古六6+1”这么好的茶,随即又遇见了对的制茶人,她欣赏也崇敬权老先生身上那股老一代制茶人对茶的爱与敬畏,这也是王芸一直以来所追求的茶人精神。



王芸觉得,茶的底气从哪里来?那一定是从茶最初生长的天地间来,所以古树茶的生态决定了茶叶品种的优良;而茶的香气又从哪里来呢?香气纯净,一定是要从制茶人的心灵里来。好的制茶人,该有一颗赤子之心,一颗纯粹的灵魂,爱茶如生命,所有的制作工序都是为了呈现茶最初、最净、最纯的味道与气息,没有一点人为的杂念与私心。权老先生恰是这样一位制茶人。时至今日,他制茶依然保持着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古法工艺,就连制茶的膜具都是他亲自手工制作。




王芸拜访权老先生的那天,老先生正在一张小桌子前像是糊纸盒子一样用芦苇竹编一只盒子,坐下来聊天,才知道原来老人家是在手工制作茶叶盒,茶叶的名字叫“得水活”,盒子里装着两支形状很美的花茶,热水一冲,在玻璃杯里慢慢绽放出优雅……手工编的茶叶盒配着玻璃杯里盛开的花,暗香疏影,好不浪漫。眼前的一切,让王芸顿然感受到好茶的魅力。这就是中国茶的魅力,是生活,又是文化。制茶的人,本该诗意与浪漫,因为有茶的滋养与润泽,便会自然而然的有着内秀与雅致的气质。



王芸也终于明白了,她为什么那么喜欢这支“古六6+1”,除了来自古六大茶山古树茶的底气,还有来自这支茶背后制茶人的秀气。王芸喜欢的茶香,不是张扬的那种,她觉得扑面而来的香还不够陈,古人对茶香的要求就一个字:真。好茶,就应该有这样的茶香,纯净、无杂。能够遇见可以呈现或许说是回归普洱茶真如香气的茶人,这让王芸觉得知足又珍贵。普洱茶,与其他茶叶相比,还有一个魅力,便在于它值得被人收藏,因为越陈越香。藏个二十年、四十年、六十年再来喝,香气与滋味更妙。但是,越值得收藏的茶,最初的香气越应该最真、最纯净,日后伴随着岁月的发酵,香气才不会被干扰。这是普洱茶的魅力。



在拜访过权老先生以及与其儿子权晓辉的长期相处后,王芸发心,要推广这款有底气又有真香且是老滋味的普洱茶,对的生态、对的制茶人以及对的初心与愿力,古六大茶山千万年来从来不缺普洱茶,但王芸知道,在如今这个普洱茶乱象丛生的业态下,“古六6+1”这样的好茶,这款普通人日常喝得起、喜欢收藏的茶人又值得藏的好茶,她愿以诚意分享给大家。





古六大茶山史为普洱之起点,今为普洱之归处!